“抓呀抓呀抓”的机械手
“智能化、数字化建设不是‘花架子’,而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力量,是稳增长、调结构的‘硬实力’,我们将智能化、数字化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引擎,致力于打造‘管理信息化、生产智能化、运营数字化’的现代化智能智慧工厂!”山东玻纤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善俊信心满满。 降本增效的“智之道” “在数字化浪潮下,企业如果不能实现数字化转型,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,但数字化只是技术辅助,如何使用数字化持续降本增效才是关键。”张善俊介绍,以正在进行技改的5#生产线为例,由原设计年产6万吨提升为设计年产17万吨的生产线,技改后用工将减少150多人,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1500万元以上,人均产能却提高了3倍,技改后的智能化、数字化生产线,人时效率大幅提升,产品单耗及成本将显著下降,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。 如今,在山东玻纤各条生产线上,机器人智能系统占比85%以上,智能控制设备占比90%以上,从产品生产、运输到产品包装、入库,均实现了自动化。 代替人工搬运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
“过去我们一条年产6万吨的生产线,用工接近300人,现在一条年产17万吨的生产线用工只有150余人,数字化的运用,让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节节攀升,在人时效率、断丝率、NE指标、能耗强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。”山东玻纤副总经理李金保侃侃而谈。 抢先机乘大势才能赢未来。山东玻纤大力推动智能化、数字化建设,持续攻关高端技术,突出智能高效、数字运营、科技研发,全面打造智慧工厂,致力打造玻纤行业高效生产线的标杆。(通讯员 石桥) |